一個書架分上中下三層,一共放書384本.如果從上層取出與中層一樣多的本數放入中層,再從中層取出與下層 一樣多的本數放入下層,最後從下層取出與上層現在一樣多的本數放入上層,這時三層書架中書的本數相等.書架的中層原來有書多少本?不要用假設AB或ZY

一個書架分上中下三層,一共放書384本.如果從上層取出與中層一樣多的本數放入中層,再從中層取出與下層 一樣多的本數放入下層,最後從下層取出與上層現在一樣多的本數放入上層,這時三層書架中書的本數相等.書架的中層原來有書多少本?不要用假設AB或ZY


如果用設未知數的方法做是非常簡單的,但是由於你要求不用假設,那麼可以用倒推的管道,即倒推法.
首先,為了便於表述,我們規定本次操作共有三次.第一次從上層取書至中層,第二次從中層取書至下層,第三次從下層取書至上層.
然後,由於最後各層本數一樣多,一共有384本,所以在完成所有步驟之後,每層應該有384/3=128本.
下麵開始推導:
第三次操作之後,上層的書變成第二次操作結束之後的兩倍.那麼,第三次操作之前,上層應該有128/2=64本.由於這些書是從下層取出的,所以此時下層有128+64=192本.
在看第二次操作,第二次操作之後即第三次操作之前各層的書數是:上64,中128,下192.
同上面的管道,容易得出在第二次操作之前,下層應有192/2=96本,中層有128+96=224本
此時,各層書數為:上64,中224,下96
繼續推,第一次操作之前中層應有224/2=112本,上層有64+112=176本.
第一次操作之前原始狀態為:上176.中112,下96
現在可以回答這道題問題了,中層原來有112本書.
最後,給一個書數變化的過程:(上,中,下)——始初狀態(176112,96)——第一次操作後(64224,96)——第二次操作後(63128192)——第三次操作後(128128128)
P.S.寫的有點長,如有那裡表述不清晰的,歡迎追問.



一個書架分上中下三層,一共放書384本.如果從上層取出與中層一樣多的本數放入中層,再從中層取出與下層一樣多的本數放入下層,最後從下層取出與上層現在一樣多的本數放入上層,這時三層書架中書的本數相等.書架的中層原來有書多少本?


現在上中下三層都有:384÷3=128本,下層未給上層時,上層有:128÷2=64本,下層有:128+64=192本,中層有:128本;中層未給下層時,下層有:192÷2=96本,中層有:128+96=224本,上層有:64本;所以上層未給中層時,中層有:224÷2=112本;答:原來中層有112本.



一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初速度為0.5m/s第7s內的位移比第5s內的位移多4m求:(1)物體的加速度;
Xm-Xn=(m-n)aT²;這個公式如何判斷T=1


m=7
n=5
T=1(因為說第7s和第5s當然都是指一秒)
所以:4=(7-5)a*1^2
解得:a=2m/s^2



帶上組織
一定要有組織和
那個字母表示神魔


歐姆定律
I=U/R
電流:I安培(A)
電壓:U伏特(V)
電阻:R歐姆(Ω)
比熱容公式
Q=mc*t
熱量:Q焦耳(J)
比熱容:cJ/(kg*℃)
時間:t秒(s)
質量:m千克(kg)
燃燒能量公式(熱值公式)
Q=mq
熱量:Q焦耳(J)
質量:m千克(kg)
熱值:q焦每千克(J/kg)
做功公式:
W=FS或W=Gh
功:W焦耳(J)
力:F牛頓(N)重力:G牛頓(N)
沿力移動距離:S米(m)上升高度:h米(m)
功率公式:
P=W/t
功率:P瓦特(W)
功:W焦耳(J)
時間:t秒(s)
電功率公式
1.P=UI
功率:P瓦特(W)
電壓:U伏特(V)
電流:I安培(A)
2.P=I^2R
功率:P瓦特(W)
電流:I安培(A)
電阻:R歐姆(Ω)
3.P=U^2/R
功率:P瓦特(W)
電阻:R歐姆(Ω)
電壓:U伏特(V)
電功公式
W=Pt
電能:W千瓦時(kW*h)
功率:P瓦特(W)
時間:小時(h)
注:1.可以將上式中[P]代換為電功率1~3
2.電功率組織(千瓦時)可以換算為焦耳,1kW*h=3.6*10^6J
壓強公式:
固體壓強
P=F/S
壓強:P帕斯卡(Pa)
壓力:F牛頓(N)
面積:S平方米(㎡)
液體壓強
P=ρgh
壓強:P帕斯卡(Pa)
液體密度:ρ千克每立方米(kg/m³;)
重力公式:g牛頓每千克(N/kg)
深度:h米(m)
浮力公式
1.F=G
浮力:F牛頓(N)
排開水重:G牛頓(N)
2.F=ρgV
液體密度:ρ千克每立方米(kg/m³;)
重力公式:g牛頓每千克(N/kg)
排開液體體積:V立方米(m³;)
浮力:F牛頓(N)
3.F=G1-G2
浮力:F牛頓(N)
物重:G1牛頓(N)
物沉入水後重力:G2牛頓(N)
密度公式
ρ=m/V
密度:ρ千克每立方米(kg/m³;)
質量:m千克(kg)
體積:V立方米(m³;)
重力公式:
G=gm
重力:G牛頓(N)
質量:m千克(kg)
重力質量關係:g牛頓每千克(N/kg)
速度公式:
v=S/t
速度:v米每秒(m/s)
距離:S米(m)
時間:t秒(s)
以上就是初中物理的公式了.我一個字一個字打的,打了半小時呢.很辛苦的



.輕質彈簧的一端固定與豎直牆壁,另一端緊靠一質量m=2.0kg的木板(彈簧與模塊沒有連接),木塊與水准地面間的摩擦因數=0.5,在外力作用下,模塊將彈簧壓縮了一段距離後靜止於A點,如圖所示,現撤去外力,木塊向右運動,離開彈簧後繼續滑行最終靜止於B點,AB間距離x=1.0m.(取g=1.m/)
(1)求木塊在向右運動過程中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2)求木塊在A點時,彈簧的彈性勢能;
(3)請定性說明從A運動到B的過程中,木塊加速度大小和速度大小的變化情况.


(1)?=μmg=0.5*2*10=10N
(2)根據動能定理,1/2mVt^2-1/2mV0^2=-μmgx+W彈,0-0=-10+W彈,W彈=10J,E彈=W彈=10J
(3)在木塊向右運動過程中,分為3個過程.第一個過程是:木塊未與彈簧脫離,木塊受到向右的彈力和向左的摩擦力,在這個過程中,彈力一直在减小,摩擦力不變,
加速度a=(F彈-μmg)/m,方向向右,一直在减小,直至變為0,這一過程中,速度一直在變大.接下來為第二個過程,木塊仍與彈簧連在一起,木塊的加速度方向向左,大小為a=(μmg-F彈)/m,一直在變大,速度在减小.最後到第三個過程,加速度方向向左,大小恒為μg,速度一直在减小直至為0.



400微安等於多少安


1安等於1000毫安培等於1000000微安.
所以400微安等於4*10^-4安



牛頓第二定律實驗
在做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中,1,為什麼物塊的重力要遠小於小車的重力?2,為什麼第一次平衡摩擦力後就不需要再次平衡了呢


1.實際上,小車受到的拉力並不等於物塊的重力,試想,物塊和小車一起做加速運動,物塊需要加速度,所以繩子給物塊的拉力實際上是小於物塊的重力的,小車受到的拉力就等於繩子的力,這個力小於物塊的重力,物塊越輕,它產生加…



三角形的三邊長分別為5cm,8cm,(x+1)cm那麼他的周長是


8-5



一質量為M的物體木箱防在水平面上,一輕制彈簧一端懸於木箱上方.另一端掛著由細線連在一起的物體A,B.質量均為.剪斷A,B間的細線後,A做簡協運動,當A到最高點是,木箱對地板的壓力為
A,B質量均為m


當A到最高點時,木箱受到一個向上的拉力為AB重力,
所以林箱對地板的壓力為木箱重力减去拉力
(M-m-m)g=(M-2m)g



在分數四則混合運算中,有時可以應用______使計算簡便.


在分數四則混合運算中,有時可以應用運算定律使計算簡便.故答案為:運算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