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電源接8歐電阻時,通過電源的電流為0.15 一個電源接8歐電阻時,通過的電流為0.15安,接13歐電阻時,通過的電流為0.10安,求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

一個電源接8歐電阻時,通過電源的電流為0.15 一個電源接8歐電阻時,通過的電流為0.15安,接13歐電阻時,通過的電流為0.10安,求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


1.5伏,2歐
聯立方程組求
V =0.15(8+R)
V =0.1(13+R)



有一個由均勻電阻絲製成的直徑為d的半圓圈,其中O為圓心.A為此半圓弧的中點.今測得OA兩點間的電阻為R,則BC(就是半徑兩點個端點)見的電阻為多少?


此題看似複雜,實際就是一個求半圓弧長的公式.
BCr=pi*2R*/2=3.14R
BCr:B,C間電阻
2R:直徑d的電阻



用電阻為12歐的均勻電阻絲製成一個直徑為D的圓環,並把它接到如圖所示的電路中.圖中導線a的P端能沿圓環移動,並保持接觸良好.已知R1為15歐,電源電壓為9伏.問:(1)當P移至何處時,電路中的電流強度最大?求出這個最大電流強度Im;(2)當P移至何處時,電路中的總電阻最大?試證明.求出這時的電源輸出功率.


(1)由電路圖可知,這個電路滑片P轉到A點時對圓環電阻發生短路;電路中只有R1連入,電流為最大,根據歐姆定律得:Im=UR1=9V15Ω=0.6A.(2)設P轉到某點時,兩圓弧電阻分別為R1和R2,且R1+R2=12Ω,電路的總電阻為:R總=R1R2R1+R2=R1(12Ω−R1)12Ω,當R1=12Ω-R1,即R1=6Ω時,P點與A點在圓環的直徑上,電路中的總電阻最大R最大=6Ω ;×(12Ω−6Ω ;)12Ω=3Ω,這時的電源輸出功率P=U2R總=U2R1+R最大=(9V)215Ω+3Ω=4.5W.答:(1)當P移至A處時,電路中的電流強度最大為0.6A;(2)當P移至中間處時,電路中的總電阻最大.這時的電源輸出功率為4.5W.



在圖所示的電路中,直徑為D的圓環是用超細均勻的電阻絲製成的,其阻值為R,圖中A、B…、H為圓環的等分點,A點固定.P為滑片,且滑片P能沿圓環滑動,並保持良好的接觸,電源電壓恒定.當閉合電鍵K後,滑片P沿圓環順時針滑動時,圖中各電錶的示數會發生變化.甲、乙兩同學按此電路圖,分別做實驗,並記下當滑片P在某些位置時各電錶的示數,如錶一、錶二所示.錶一(甲同學測得實驗數據):滑片P的位置位置B位置C位置D位置E位置F位置x位置A電流錶A的示數(安)0.25 0.20 0.18 0.17 0.18 0.19電壓表V1的示數(伏)3.75 3.00 2.70 2.55 2.70 2.85電壓表V2的示數(伏)2.25 3.00 3.303.45 3.30 3.15錶二(乙同學測得實驗數據):滑片P的位置位置B位置C位置D位置E位置F位置G位置x電流錶A的示數(安)0.24 0.17 0.13 0.11 0.09 0.08電壓表V1的示數(伏)3.60 2.55 1.95 1.65 1.35 1.20電壓表V2的示數(伏)2.40 3.45 4.05 4.354.65 4.80根據上述實驗數據,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錶一中的實驗數據,請你通過計算、分析完成錶一中位置A下的空格,在圖上標出位置x(大致位置).(2)根據錶一、錶二中的實驗數據,請你通過比較、分析來說明甲、乙兩同學測得的實驗數據不同的原因(請畫出電路圖說明).(3)根據(2)中的分析,請你思考:當滑片P滑到GA之間位置x時,則錶二中位置x下的空格可能的數據(即各電錶的示數)分別是______A.0.05安,0.75伏,5.25伏. ; ; ; ;B.0.07安,1.05伏,4.95伏.C.0.16安,2.40伏,3.60伏. ; ; ; ;D.0.25安,3.75伏,2.25伏.E.0.30安,4.50伏,1.50伏. ; ; ; ;F.0.35安,5.25伏,0.75伏.


由錶中數據可知,電源電壓U=U1+U2=3.75V+2.25V=6V,R的阻值R1=UI=3.6V0.24A=15Ω;當滑片接A時,圓形電阻被短路,則電路中只有R1接入;則由歐姆定律可得:電路中電流I′=UR1=6V15Ω=0.4A;此時電壓表V1測電源電壓,故V1的示數為6V;電壓表V2並聯在導線兩端,故電壓表V2的示數為0;當滑片接E點時,電路中圓形電阻被分為相同的兩部分,每部分的電阻為R2,兩部分並聯;則並聯部分的電阻R並=R4;由甲圖數據可知,此時V2示數為3.45V,I′=0.17A;則由歐姆定律可求得R並=U2I′ ;=3.45V0.17A≈20Ω;則總電阻R=4×R並=4×20Ω=80Ω;因觸片將圓形導線分成兩部分,則由並聯電路的電阻規律及圓的對稱性可知,滑片接G時的電流、電壓情况應和接C點時的情况相同,即電流值為0.2A;且由E轉到A時電流逐漸减小的;因X點的電流介於0.18A~0.20A之間,故可知,X點應在F、G之間;故答案如圖所示:(2)比較兩錶可知,乙錶中的電流值總要比甲錶中的電流值稍小一些,則說明同樣接入時,乙同學實驗中的電阻要大於甲同學實驗中的電阻;因電阻並聯後總電阻要减小;故說明乙同學做實驗時,只能是接入一段導線,故說明乙同學做實驗時應該是導線的一部分發生了斷路;因從A到G一直有示數,故說明只能是G到A之間的部分的某點發生了斷路故障;兩同學做的實驗電路等效如下:(3)由2的分析可知,在G、A之間斷路存在,則應考慮X點在中斷點之前或中斷點之後兩種情况;若X在中斷點之前,則電流應小於G點時的電流0.08A;但最小不會小於全部接入時的電流,即I最小=UR+R1=6V80Ω+15Ω=0.06A;故A錯誤;當電流等於0.07A時,此時電壓表V1示數U1′=0.07A×15Ω=1.05V;電壓表V2的示數為6V-1.05V=4.95V;故B正確;若觸點在中斷點之後,則接入電路的為觸點與A之間的部分,則此時電流應介於0.17A~0.4A之間;故C不可能;若電流為0.25A,則電壓U1=0.25A×15Ω=3.75V;U2=U-U1=1.25V;故D正確;若電流為0.30A,同理可得電壓分別為4.5V和1.5V,故E正確;若電流為0.35A,同理可得電壓分別為5.25V和0.75V,故F正確;答:(1)位置A下的數值分別為:0.40A;6V;0;X點如圖所示;(2)G和A之間的電路出現了斷路,形成的電路圖如圖(b)所示;(3)B、D、E、F.



一粗細均勻的鎳鉻絲,截面直徑為d,電阻為R.把它拉製成直徑為d/10的均勻細絲後,它的電阻變為A.R/100
一粗細均勻的鎳鉻絲,截面直徑為d,電阻為R.把它拉製成直徑為d/10的均勻細絲後,它的電阻變為
A.R/1000 B.R/100
C.100R D.10000R
能不能說的易懂一些的?我找了幾條都不是很看得懂的?為什麼要選D啊?我覺得10的平方100R為什麼錯呢?


1、直徑變成原來的1/10,則面積變成原來的1/100,S2=S1/100.
2、體積不變,截面積為原來的1/100,則長度變為原來的100倍,L2=100L1
3、導體的電阻與長度成正比,與導體截面積成反比.
原來電阻:R1=ρ*L1/S1=R
拉伸後電阻=ρ*L2/S2=ρ*100*L1/(L1/100)=10000*ρ*L1/S1=10000R1=10000R
注意:是拉伸,而不是不改變長度將它削减為原直徑的1/10.



一段粗細均勻的鎳鉻絲,橫截面的直徑是d,電阻是R,把它拉製成直徑為d10的均勻細絲後,它的電阻變為()
A. 10000 ;RB. R10000C. 100 ;RD. R100


橫截面直徑為d鎳鉻絲拉製成直徑為d10的均勻細絲後,公式S=14πd2得知,橫截面積變為原來的1100;鎳鉻絲的體積不變,則長度變為原來的100倍;由電阻定律R=ρLS分析可知電阻變為原來的100×100= 104倍,即為10000R;故選:A.



電線中哪一條是火線?哪一條是地線?哪一條是零線?各是什麼顏色?
各有什麼作用?


用電筆試一下各條電線,電筆亮的那條電線就是火線,按照國標規定地線的顏色是黃綠色.在一般的施工中火線和零線的顏色會相同的,用電筆試,電筆亮的是火線,那另一條與火線顏色相同但電筆不亮的是零線.至於零線與地線區別,…



電線中N代表火線還是零線


火線是L全稱Live Wire零線是N全稱Neutral wire
還有就是地線一般是黃綠花色的,符號是一豎三橫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能有所幫助!



電路中的火線,零線,地線,與電線的顏色以及字母N,L,E是怎麼對應的?
電路中的火線,零線,地線與電線的顏色以及標誌字母N,L,E是怎麼對應的?


一般的在單相交流電中火線一般的用L表示,顏色多為紅色,也有棕色的.零線用N表示,顏色有黑色的和藍色的.而地線用E表示,一般的是雙色線,但是直流就不一樣了,L是表示負極的線的顏色一般的也是黑色的.N是正極,用棕色的線.地線是一樣的



家用3相插座火線電壓220V,零線電壓110V,地線電壓36V是什麼原因?
我是用電子測電筆檢查的,帶電檢查:火線220,零線110,地線12
斷電檢查:火線110,零線110,地線36
是單獨一個電閘.別的電閘接的三相插座都是正常的(火線220,零線和地線0V)


建議你用萬用表來進行量測,你的量測結果很有問題.
1、地線對地電勢為0,那麼請問你是以何種基準測試地線有電壓的?
2、如果你的量測結果正確,火線110,零線110,那麼火線和零線之間電壓為0.
你這種情況除了感應電外,最可能就是接地的原因,建議你將零線和地線短接起來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