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帕等於多少斤?500斤等於多少帕?

500帕等於多少斤?500斤等於多少帕?


一平方米的面積上受到的壓力是一牛頓時所產生的壓強為一帕斯卡[1Pa=1N/(M×M)].而公斤力是力的組織:1公斤力=9.8牛頓.所以1斤=4.9牛頓.這是兩個不同概念的物理量,沒法說“500帕等於多少斤?500斤等於多少帕?”的.但彼此有一定的關係:要產生“500帕”的壓強,需在1平方釐米的面積上,施加的壓力約是0.01斤
P=F/S你自己換算一下就可以了,在這裡面500斤=250KGF=G=mgs是受力面積,算一下就積道到



現在一斤相當於宋朝多少斤?水滸傳,武松體重500斤.相當於現在多少?


宋初官秤斤重的680克,到北宋中葉的640克,到南宋初期的625克,現在一斤相當於0.7--0.8斤,水滸傳,武松體重500斤.相當於現在625---680斤,武松的體重似乎有些誇張.
宋代之秤一斤重多少?劉承珪之秤明言以淳化錢一枚為一錢之重.按《玉海》一再記載:禦書淳化錢“令與開元通寶錢輕重等,付有司以為定制.(《玉海》卷八、律曆.淳化權衡新式、景德權衡新式))“永平監用開元通寶錢法,肉好精妙”.(卷一八○錢幣.開寶錢監)這就可以斷定宋代的斤兩之重是承襲唐制,在初年並無改易.據中國歷史博物館所藏的北宋初年的宋元通寶、淳化元寶、至道元寶二十六枚的重量平均計算,每枚為四二四五克,約言之為四二五克,確與唐開元通寶等重,由此宋初官秤一斤之重為680克,確與唐代相等.而且從宋開始法錢一枚之重即稱為一錢了.
在觀存的文獻中也不乏支持宋斤重680克的史料.
據歐陽修在《集古錄跋尾一中所說;劉敞(原父)所藏的那個漢時穀口銅甬“重四十斤”,“原父以今權校之,重十五斤”.(南宋張采臣亦采入《珊瑚鉤詩話》中)也就是宋一斤相當於漢代的2.67倍.兩漢一斤之重的實物大抵在250克左右,以武庫一斤銅權而言,其重為252克,如宋一斤以680克計,則斤重為漢之2.7倍,與劉敞所測的比例十分接近.
元佑時呂大臨在《考古圖》中收集了幾個比較可靠的古器的今古權衡比對衡比對結果:一、秦二世時的斤權.當宋秤六兩,宋斤當秦斤的2.67倍.二、好畤供廚鼎,銘刻“重九斤一兩,今重三斤六兩”,宋一斤相當於漢的2.69倍.三、宣帝五鳳四年造的車宮承燭銅盤,銘重三斤八兩,實測為宋秤一斤五兩,宋秤為漢秤的2.67倍.如以宋一斤為680克,按比例倒推,秦漢一斤之重為254.7克(2.67倍)與252.79克(2.69倍).按秦漢時銅權實物,其一斤之重確有252克以至258克的,囙此這些資料可用.即使按秦漢標準斤重250克計,宋秤與之的比例也無非是二七二倍;但如把宋秤斤量算小,比例就會縮小,而和呂氏推算結果就碰不攏了.
有的學者提出新論,主張把宋一斤之重定為640克或更低些,說是有出土的實物可以作證.按:近年發表的宋權實物主要有這三件.一是湖南湘潭出土的“嘉佑百斤銅則”’,製作講究,系標準權式,實重64000克,1斤合640克.二是浙江里安出土的“永豐熙寧百斤銅砣”,由當時的池州永豐監鑄造,實重625000克,一斤合625克.(見《圖集》157、158頁).三是山西垣曲發現的元佑七年“垣曲縣店下樣’’,系大型標準石權,實重140公斤,無銘重.(《文物》一九八六年一期及一九八七年七期).是民用樣權,供運鹽途中比對秤盤之用.北宋運解池鹽一大席重二二○斤(宋斤),自安邑經含口到垣曲可報損耗二斤,如稱量對比其重為二一八斤,即表明合於標準,並無偷取之事發生,這個樣權就是稱量一大席解鹽用的(去損耗兩斤):140公斤乘千克除以218斤,等於每斤642.2克.三件實物有兩個特點:一、不是太府寺、文思院的官秤,而是專業部門特製的、或由民間依樣仿製的秤,有的更明確是稱鹽專用的;二、不是北宋初期的實器,而是中期的產物,並且時間越晚,權重也越輕.宋代擴大商品專賣,鹽茶是最主要的專賣商品,官府是最大的賣主,小秤出,正可從中多佔便宜,以一斤言,由宋初的680克,减至嘉佑時的銅則斤重640克,輕了近百分之六.熙寧銅砣斤重比宋初減輕百分之九還多,這裡面既有時間差,也可能還有部門的差异(銅砣自錢庫取樣,由錢監鑄造).北宋後期秤權的減輕並非特有的現象.唐後期(大曆時)長安二市所用之秤權比唐初減輕百分之八四,每斤之重不過623克,宋代只不過是歷史的重演.但正像不能以唐後期權重的減輕來否定唐初一斤重680克,對於宋代也不能無視其初年斤重同於唐初,而把有宋一代的斤重都定為640克,或把不同時間的斤重如640克叢625克拿來平均,那樣做是抹煞了宋代衡前後階段上的變化.
其實宋代衡制的變化還並不限於專業部門、限於專賣商品秤重的減輕.隨著時間推移,通過連鎖的反應,權衡減輕現象更進一步擴散到別的方面.這從銀鋌每兩所含克數的變化上可以看出.唐代銀鋌每兩合四二.五克,宋代銀錠、銀鋌明顯减重.北宋末銀鋌每兩在四十克多一點或四十克,即每斤合640克多一點或640克的居於多數.說明在一般商品的買賣和銀錢收付中也正通用著64 0克的秤.到南宋初連廣州經總制起發的銀錠也降為三九克(紹興二十六年),即每斤為624克,可見熙寧永豐監銅砣那樣的斤重(625克),此時已通行於財政解庫之中,當然更用於其他場合,尤其應用於支出場合.再後來銀鋌每兩的克數更减少到三八克左右.南宋末葉(理宗時)解庫的銀錠上標明“系市秤伍拾兩重”、“貳拾伍兩”,實秤只一.八七五千克、九三七五克,即市秤一兩平均只合三七五克,市秤一斤為600克.這種市秤被用於官府的財政結算上面,具有公然的合法性.收入用如此减重的秤,支出更是小秤以出.聯系宋以後的歷史來看,這一情況很值得注意:即宋時減輕了的市秤竟成為後來朝代合法的官秤,明清官稱一斤之重接近六百克,不正是從宋代市秤一一斤之重演變過來的嗎?
自宋初官秤斤重的680克,到北宋中葉的640克,到南宋初期的625克(北宋熙寧時的六二五克似僅用於錢物付出時的秤量,因宋徽宗大觀政和時銀鋌的收入—進奉、繳庫,尚用斤重640克之秤),再到南宋末葉的六百克,歷史的發展過程,脈胳應該說是很清楚的.



三十六萬九千約等於多少噸


三十六萬九千克?
369000克=369千克=0.369噸



8噸500千克等於多少噸


根據1噸=1000千克
所以8噸500千克=8.5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