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A,B是線段MN上的兩點,MN=4,MA=1,MB>1,以A為中心順時針旋轉到點M,以B為中心逆時針旋轉到點N,使M,N兩點重合成一點C,構成三角形ABC (1)求X的取值範圍 (2)若△ABC為直角三角形,求X的值 (3)探究:△ABC的最大面積 不要抄襲

已知A,B是線段MN上的兩點,MN=4,MA=1,MB>1,以A為中心順時針旋轉到點M,以B為中心逆時針旋轉到點N,使M,N兩點重合成一點C,構成三角形ABC (1)求X的取值範圍 (2)若△ABC為直角三角形,求X的值 (3)探究:△ABC的最大面積 不要抄襲


1、由於構成三角形的三條邊長度分別為1,3-x,x
所以x+1>3-x得到x>1
3-x+1>x得到x



兩個面積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對/錯?如是錯的請寫明錯的理由:------------------


錯的呀!面積相等只能是底邊乘以高的積相等,拼成平行四邊形必須要這兩個三角形全等才行,條件不够



pm am什麼意思


a.m.上午
p.m.下午



[(-3n)^2-(m^2-3n)^2]/(2m)^2


原式=(9n^2-m^4+6m^2n-9n^2)/4m^2
=(6m^2n-m^4)/4m^2
=3n/2-m^2/4



過點M(-1,4)向圓(x-2)^2+(y-3)^2=1引切線,求切線方程及切線長


首先判斷M(-1,4)在圓外
設切線y-4=k(x+1)
由圓的幾何性質可以知道,圓心到切線距離是圓的半徑,所以:
|3-4-k(2+1)|/√1+k²;=1
解得:
k=0或-3/4
而圓心到M的距離為√(-1-2)²;+(4-3)²;=√10
所以切線長為√(√10)²;-1=3
切線方程:y=4或4y+3x-13=0
切線長為3



等差數列公差為5
2 7 12 17用N表示或-23 -18 -13 -5用N表示


2 7 12 17.
因為公差d=5,所以通項為an=a1+(N-1)*d = 2 +(N-1)*5 = 5n-3(n≥1)
同理對於-23 -18 -13 -5 .其通項為an=5n-28(n≥1)



在四棱錐P ABCD中,底面四邊形ABCD是菱形,O為AC的交點,Po垂直ABCD.E是PB的中點.求證pD平行平面ACE
2問,PBD垂直平面ACE


注:O應該是AC與BD的交點吧,或者是AC的中點也可以
∵ABCD是菱形,O是AC與BD的交點
∴O是BD的中點
連接EO
∵E是PB中點,O是BD的中點
∴EO平行PD
∴PD平行平面ACE



已知二次函數f(x)=ax2+bx(a,b為常數,且a≠0)滿足條件f(2)=0,且方程f(x)=x有兩個相等的實數
已知二次函數f(x)=ax2+bx(a,b為常數,且a≠0)滿足條件:f(2)=0,且方程f(x)=x有兩個相等的實數根.求f(x)的解析式;


(1)f(2)=0,得4a+2b=0,
即2a+b=0
由f(x)=x有相等根得,
方程ax²;+bx-x=0的判別式△=0
即(b-1)²;=0,
b=1.
即得a=-1/2.
則二次函數的解析式為
f(x)=-0.5x²;+x.



求過點P(-1.2.-3),且與直線x=3+t.y=t.z=1-t垂直的平面方程


由直線方程知:直線方向向量S=(1,1,-1)即為所求面的法向量
∴由點法式面方程為:x+1+y-2-(z+3)=0
即:
x+y-z-5=0



怎麼證明:若P是奇素數,則P|(a的p次方+(p-1)!a)?


若P是奇素數,則P|(a的p次方+(p-1)!a)
證:
只需證a^p+(p-1)!a==0 mod p.
據Fermat(費馬)小定理,a^p==a mod p
據Wilson(威爾遜)定理,(p-1)!==-1 mod p
於是:
a^p+(p-1)!a==a+(-1)a==0 mod p
證畢.
Fermat小定理的證明請見:
或百度百科-費馬小定理:
Wilson定理的證明請見:

百度百科-威爾遜定理:
wilson定理的推廣:
更多內容在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