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物理壓強公式 到底什麼時候該用P=F/S,什麼時候該用P=pgh啊?還有,為什麼算圓柱體內液體對底面的壓力也可以用F=PS這個公式啊,這個公式不是只用於固體的嗎?到底怎麼回事啊,讓我弄清楚點,沒分了,不好意思

關於物理壓強公式 到底什麼時候該用P=F/S,什麼時候該用P=pgh啊?還有,為什麼算圓柱體內液體對底面的壓力也可以用F=PS這個公式啊,這個公式不是只用於固體的嗎?到底怎麼回事啊,讓我弄清楚點,沒分了,不好意思


固體用P=F/S,液體用P=pgh,是正確的.
但是,對於柱形容器(橫截面都一樣的立體)內液體對底的壓強,也適用P=F/S.同樣,對於柱形固體(規則的固體),對面的壓強也可用P=pgh.
對於液體問題,一般先求壓強,後求壓力;對於固體問題則反之.



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詳細)


P=液體密度*g*h
密度是物體浸入的液體的密度,不是物體的密度
g重力常數
h是物體在液體中的深度



液體的壓強計算公式是什麼?


P=ρgh



關於液體壓強計算公式
P=F/S不是可以推導出P=roll*g*h嗎?為什麼求液體壓強時前一個公式和後一個公式的結果不一樣?兩個公式不是相等的嗎?


是的,由P=F/S是可以推導出P=ρ*g*h,但這是在液體容器為規則均勻的柱體容器的前提下推導出來的,所以公式P=F/S的使用條件僅適用於這種柱體容器.但P=ρ*g*h這個公式根據液體本身的特性(易流性,連通器原理、帕斯卡定律等)可以推廣到任意形狀的容器,只要是連通的密度均勻的液體都可以用.其實液體內部壓強公式的推導完全可以不用公式P=F/S來推導,而是用更加普遍、更加一般的方法——質量力的勢函數的積分來推導,只是因為這已超出中學的教學大綱了.
補充說明:
非直立柱體時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可用P=ρgh計算,不能用P=G/S計算;
非直立柱體時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可用F=PS=ρghS計算.
因為同學對這個問題疑問較多,對P=F/S和P=ρgh兩個公式簡單說明如下:
由P=F/S是可以推匯出液體壓強公式P=ρgh,但這是在液體容器為規則均勻的柱體容器的前提下推導出來的,所以公式P=F/S的使用條件僅適用於這種柱體容器(這一點與固體不同,固體間的壓強總是可以用P=F/S來計算).但P=ρgh這個公式根據液體本身的特性(易流性,連通器原理、帕斯卡定律等)可以推廣到任意形狀的容器,只要是連通的密度均勻的液體都可以用.其實液體內部壓強公式的推導完全可以不用公式P=F/S來推導,而是用更加普遍、更加一般的方法——質量力的勢函數的積分來推導,只是這已超出中學的教學大綱了.
由於液體的易流性和不可拉性,靜止的液體內部沒有拉應力和切應力,只能有壓應力(即壓強),在靜止的液體內部任意取出微小一個六面體,這個六面體在六個面的壓力和本身的重力共同作用下處於平衡狀態,設想這個六面體無限縮小時,其重力可以忽略不計,就得出作用在同一點上的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即壓強僅僅與位置座標有關,而與方位無關.即P=f(x,y,z).再設想座標x-O-y處在水平面上,z為豎直向下的座標.液體的壓強是由液體的質量力引起的,當液體對地球來說是靜止時,就是由重力引起的,液體質量m=1的液體組織質量力在各座標的分量為X=0、Y=0、Z=g,液體內部的壓強與質量力的微分關係為
dP=ρ(XdxYdy+Zdz)=ρ(0*dx+0*dy+gdz)=ρgdz(從本方程看出在同一水平面上沒有壓強差,水平面是等壓面,即前後左右壓強都相等,壓強僅在重力方向上有變化).從水面z=0到水深z=h積分上式得P=ρgh.液體壓強除了密度之外完全由深度决定,這個公式並沒限制液體的容器是什麼形狀,只要是同一密度的連通的靜止液體都可適用!



液體壓強計算公式:______,(ρ是液體密度,組織是______;h是深度,指液體內部某點到______距離.)


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P=ρgh,其中ρ表示的是液體的密度,國際單位制中的組織是kg/m3,h指的是該點到液面的垂直距離.故答案為:P=ρgh;kg/m3;液面.



如果兩個角不相等,那麼這兩個角不是對頂角.


原命題:對頂角相等【如果兩個角是對頂角,則這兩個角相等】
這個命題是真命題,而這個命題的逆否命題是:
如果兩個角不相等,則這兩個角不是對頂角【是真命題】
所以,這句話是正確的.



若角1與角2是對頂角,且5∠1-2∠2=90度,求∠1+∠2的度數


∵∠1、∠2互為對頂角
∵∠1=∠2
∴5∠1-2∠2=5∠1-2∠1=90°
∴∠1=30°
∴∠2=∠1=30°
∴∠1+∠2=60°



如果一個角的兩邊分別是另外一個角兩邊的(),具有這種關係的兩個角互為對頂角,對頂角()
RT


如果一個角的兩邊分別是另外一個角兩邊的(反向延長線),具有這種關係的兩個角互為對頂角,對頂角(相等)



若角1與角2是對頂角,且5角1-2角2=90°,求角1+角2


60°



對頂角的定義
請問:對頂角的正確概念是什麼?
下麵有兩種說法:
1、兩條直線相交後所得的只有一個公共頂點而沒有公共邊(或是一個角的兩條邊分別是另一個角兩條邊的反向延長線)的兩個角叫做對頂角、兩條直線相交,構成兩對對頂角.
2、∠1與∠3是直線AB與CD相交得到的,它們有一個公共頂點O,沒有公共邊,像這樣的兩個角叫做對頂角
請問,到底那一個是正確的?
我們老師說,必須是一個角的兩條邊分別是另一個角兩條邊的反向延長線,
難道,兩個對頂角的位置一定要是相對的嗎?


兩個都沒錯,但一是下定義,二是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