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和科技的定義分別是什麼/她們之間有何區別和聯系?

科學和科技的定義分別是什麼/她們之間有何區別和聯系?


轉載於《領導幹部科普知識全書》
一、什麼是科學
科學是關於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自身的規律的事實、原理、方法和觀念的知識體系以及創建這個知識體系的社會活動.科學的任務是發現規律,提出理論,認識世界,解釋世界.
人們普遍認為,科學至少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科學是人們研究自然、社會、思維的本質及其規律所獲得的一種知識體系.例如,人們在研究“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等這樣的自然現象及其規律以後,便獲得了關於生物遺傳和變異的知識體系,這個知識體系就是“遺傳學”.
第二,科學不僅是一種知識體系,它還是產生知識體系的一個活動,一個過程.知識體系不是在一朝一夕之間就能够全部獲得的,它必須要經歷一個由不知到知,由知之較少到知之較多的動態過程,這個過程即可能是較短的,也可能是很長的(例如,研究生命起源、人類起源、宇宙起源等這樣的重大問題,就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這個過程又是一個不斷發展、創新的過程,必須根據客觀事實不斷地變革自己傳統的思維方式、世界觀,形成新的世界觀和思維方式,囙此,僵化、保守都將會阻礙科學的發展.
第三,科學還是一種社會事業.科學不僅只由科學家個人進行,而且它還需要整個社會共同參與.例如,研究宇宙中有無“反物質”和“暗物質”問題,就需要各國科學家、政府聯合製造和發射“阿爾法磁普儀”.
二、什麼是科技
科技是根據生產實踐或科學原理而發展成的各種工藝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相應的資料、設備、工藝流程等等.科技的任務是發展或開發出新的方法、手段、措施或途徑.
科技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內容:
第一,科技則是人們為了變革自然和社會所採取的一切物質手段、工具和方法的總和.其中,物質手段或工具(如各種機械、交通工具等)是硬體技術;而科技方法如煉鋼方法、制堿方法等則是軟體技術.
第二,科技不僅是某種物質手段、工具或方法,它還是由科技思想或科技方案設計向生產科技和工程技術轉化的一個過程.和科學一樣,這個過程也是一個不斷發展、創新的過程.例如,我國目前開展的技術創新就是這樣一個過程.
第三,是某一社會時代生產力發展水准的一個重要標誌.例如,人們常常把某種主導科技如石器科技、鐵器科技、蒸汽機科技、電力科技、原子能科技、電腦技術等作為劃分某種社會時代的標志,如石器時代、鐵器時代、蒸汽時代、電器時代、原子能時代、電腦時代等.
三、科學和科技的區別
如果說,科學是認識世界,那麼,科技則是變革世界.科學是提高人類的認識水准,科技是增强人類的生存能力,改善人類的生活質量.
科學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科學的內容包括科學事實(概念)、科學原理、科學方法和科學觀念.
科技是一種變革世界的能力.古代科技主要來自生產實踐,現代科技則更多的是根據一定的科學原理,為達到一定的應用目的,所發展和開發出來的方法和手段.科技,包括資料科技,產品技術,設計科技,工藝科技,生產工序科技以及手工科技等等.科技體現為三種形態:物質形態(如工具、設備等);知識形態(如圖紙、資料、圖書等,也可以說是資訊形態);人才形態(科學家、工程師、技術員、科技工人等科技人才).顯然,人才是科技的覈心.有了人才,就可以創造出物質形態和知識形態的科技.
由於科學和科技的差別,科學和科技發展的動力和機制也有所不同.科學發展的動力主要是科學家的好奇心、興趣和社會責任感;遵循的機制則是:政府出資支持,科學家自主研究,科學共同體評估認可.這裡談的科學,從科研的角度看,則是指基礎研究.而科技發展的動力則是社會的需求,特別是市場手需求,科技運行的機制是市場機制.
人們常常把科學和科技的研究分為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基礎研究--沒有特定的商業目標,以探索規律,發展原理,提出理論的科學發現活動.
應用研究--以工程為目標,探索新知識應用的可能性.
技術開發--把科研成果應用到生產上、工程上的技術創新活動.包括:產品開發、設備與工具開發、生產工藝開發、能源和原材料開發、改善生產環境開發等等.



什麼是科學?科學的定義是什麼?


(一)科學一詞的來源\x0d科學一詞,英文為science,源於拉丁文的scio,後來又演變為scientin,最後成了今天的寫法,其本意是“知識”、“學問”.日本著名科學啟蒙大師福澤瑜吉把“science”譯為“科學”.到了1893年,康有…



科學的含義,科技的含義,以及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系是什麼?


什麼是科學?
一、科學一詞的來源
科學一詞,英文為science,源於拉丁文的scio,後來又演變為scientin,最後成了今天的寫法,其本意是“知識”、“學問”.日本著名科學啟蒙大師福澤瑜吉把“science”譯為“科學”.到了1893年,康有為引進並使用“科學”二字.嚴複在翻譯《天演論》等科學著作時,也用“科學”二字.此後,“科學”二字便在中國廣泛運用.
為什麼這麼稱呼呢?science的本來含義是系統知識,我想也許這樣,科學在十九世紀已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知識體系了,它已分得非常細了,即分成許多許多專業,而這些專業知識又不象其它知識那樣是互不聯系的.除了專業概念外,基礎概念是一致的,基本方法也是一樣的,“科”的意思是分類或層次條理的意思,所以我自認為science對應“科學”還是比較合適的.
二、科學的嚴格定義
實際上,由於科學一詞從來就沒有嚴格定義過,所以會引起一系列的混亂和無謂的爭論.比如:中國古代有沒有科學?中醫是否是科學?科學與偽科學的區別是什麼?科學與宗教的區別是什麼?等等.而這些問題又是非常非常吸引人的問題.所以時代要求我們儘早地給出恰當的定義以解决這些爭議.下麵先看看我根據現有教科書以及有些權威性論著上的定義改進的自認為非常嚴格的定義,然後再來討論一下其確切的含義,爭取學術界有個一致的認同.
定義——科學是一種最逼近真理的盡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識體系,且是一項社會事業
該定義中“最逼近真理的盡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該定語是自己加進去的,原因是為了明確科學的涵義,即明確科學是一個怎樣的知識體系(我至今為止不明白為什麼很多書上為什麼不敢明確地加上它).其中“衝突”當然是指邏輯衝突.
“知識體系”是人們對科學的最初認識.作為一種非常實用的知識,最重要的就是有很高的條理性和結構.這一點,任何一本經典著作都多少具有這種特色,古代最著名的要數《幾何原本》了.中國的古典著作中最有條理的,也許是我不學無術,自認為對我影響最大的是《橘中秘》(一本棋書).不過科學這種知識體系已不象某些知識體系那樣規模那麼小,討論範圍那麼窄了,而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知識體系,其野心甚至企圖包羅萬象無所不及.這麼大的體系仍要保持很强的條理和結構,這就顯得與眾不同了.但知識體系並不只有科學一種,所以必需明確科學是怎樣的知識體系.定義中前面部分給出了限定,跳過一段再討論.
很早有人就認識到了科學是一項社會事業,但其意義是隨時代發展進一步深化的.而這也是缺少教育的人們不易理解的.知識表現在書本裏怎麼又是一種社會活動呢?不能被別人理解,不能被別人重複驗證,這本身就不叫知識,為什麼還要強調其社會性呢?這是因為科學對知識的認識要遠遠比其它對其的認識嚴格.不管對巫師、宗教徒、平民還是科學家來說,知識都是指正確的陳述,正確的預見,即知識就是人認為的“真理”.但只有科學家才非常嚴格地審視“真理”.不光要看它的初始語句(常稱為公理)是否來源於直覺、實驗或有充分理由,而且嚴密地審查推導過程中的任何細節,並考查其任一匯出結論是否與實驗或生活經驗相衝突.而這一系列工作都不是沒有受過科學訓練的人能做的,囙此需要教育,需要許多的科學家的共同勞動,也需要廣大群眾的理解和各方面的支持.隨著科學的越來越發達,科學的複雜程度越高,其社會性也就越强.
“最逼近真理”是強調科學的特質,與其它相比,科學最強調懷疑,因為科學是以不存在先知先覺為前提的.認為所有知識都是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雖然科學追求的是主客觀世界的統一,但畢竟主觀世界與客觀存在並不是一回事,知識再正確,也只是逼近對世界的描述,而不就是客觀世界.比如說:理想氣體模型它能非常好的描述在常溫常壓下的氧氣、氮氣和二氧化碳等氣體,是因為這些氣體分子的線度遠小於它們之間的距離.而範德瓦爾斯對理想氣體模型的修正也只是近似的描述象水蒸氣那樣的真實氣體.科學家們懂得他們的理論一開始就是近似,所以他們從未指望從其理論匯出的結論與真實世界無絲毫誤差.所有的知識是人造的,是主觀世界的產物,即使存在外星人,也只可能是比地球人更進化而已,他們也會有錯.自然界的秘密存在於自然界本身,自然界以其自身的多樣特點表現自己,但不會以文字形式借上帝之口明白地表達出來.可見用“最逼近真理”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