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2-7x)^2+6x-42x 25x^2-16y^2-4z+16yz

(x^2-7x)^2+6x-42x 25x^2-16y^2-4z+16yz


(x^2-7x)^2+6x-42
=[x(x-7)]^2+6[x-7]
=[x-7][x^2(x-7)+6 ]
=[x-7][x^3-7x^2+6]
=[x-7][x^2(x-1)-6(x^2-1)]
=[x-7][x^2(x-1)-6(x+1)(x-1)]
=[x-7][(x-1)(x^2-6x-6)]
25x^2-16y^2-4z^2+16yz
=25x^2-4[4y^2-4yz+z^2]
=25x^2-4[2y-z]^2
=[5x+2(2y-z)][5x-2(2y-z)]
=[5x+4y-2z][5x-4y+2z]



一個正方形,周長是811米,邊長是___米,面積是___平方米.


(1)811÷4=211(米)答:邊長為211米.(2)211×211=4121(平方米)答:面積為4121平方米.故答案為:2114121.



太陽到地球的距離是怎麼算出來的
又沒有那麼長的尺子,飛機又不能飛去.
人家說用光速測的,我更納悶了,光什麼時候從太陽出發的,地球人怎麼知道?


量測日地距離的方法有好幾種,一種是利用金星淩日(即太陽、金星一地球剛好在一條直線上);另一種方法是利用小行星量測日地距離.歷史上就是用前一種方法測出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的,現在也是這樣算出日地平均距離的,即從地球上發出一束雷達波,打到金星上面,再從金星上反射回來.利用這種方法測出的日地平均距離為149597870公里,大約為15000萬公里.
1726年哈雷就提出利用不同地點觀測金星淩日來量測日地距離的方法.
1677年,21歲的哈雷對將要發生在1761年的金星淩日作了預報,他明白,自己是無法親自看到那年的金星淩日了.但哈雷相信,只要通過觀測金星淩日得到了金星的視直徑,並且知道金星的公轉週期,則太陽視差可以很容易地由開普勒第三定律推算出來,從而計算日地距離.
1761年,果然如哈雷所料,出現了金星淩日,但由於金星路徑太過接近太陽邊緣,無法精確量測,天文學家們只好相約8年後,1769年的另一次金星淩日時再完成哈雷這樁壯志.
1769年5月23日,在歐洲天文學家與航行至塔希提島的庫克船長合作觀測下,終於得到精確的觀測資料.值得一提的是,當時英法兩國正在交戰,但為了完成這項歷史性的科學探測任務,法國政府特別下令海軍不但不得攻擊庫克船長的奮進號(ENDEAVOUR),還必須保護其航行安全.正是在這種國際合作之下,數百年來未解的“天文組織”才得以在這難得的天象機會下見諸於世人.
1771年,法國天文學家拉朗德(Lalande)根據這次珍貴的觀測資料,首次算出了地球與太陽間的距離大約為1.52~1.54億公里,與今日的測量值1.49597870691億公里甚為接近.
現代的日地距離是用雷達測地球和金星距離得出.在18世紀以前還不能合理的量測日地距離.
哈雷在18世紀初建議了一個巧妙的方法.這個方法我是從《大中天文學》上瞭解的,沒有圖很難理解,但我又搜不到圖,所以只能大概的講講.
首先,通過簡單的量測,能定出各個行星與太陽的距離與日地距離的比值(只需簡單的幾何計算,從略).
那麼只要定出一個行星到太陽的距離即可.問題是怎麼定.
哈雷想,金星淩日時,日,金,地三體一線,但是從不同的地方看金星在日面上的投影是不一樣的!這個沒圖很難解釋,可以想,月亮在日全食時在地面的投影也是不同的,只有在一個小點處會有日全食.同樣,金星也是這樣,只是這個差別比月亮小地多.
在金星淩日時,我們從南半球和北半球分別觀測,記錄金星在日面的投影,再進行計算,便可得到金星到地球的距離與兩個觀測點的直線距離之比.(實際上,量測金星淩日的時間更有用,誤差更小,詳細我沒圖就解釋不了,希望樓主自己能好好想想).
地球的半徑量測時間相對較容易的(具體方法從略),那麼通過簡單計算,兩個觀測點的直線距離也不難得出.用這個數據,可以算出地金距離,再計算,便得出地日距離.
而地月距離測量方法大致相同,不過背景就換成恒星背景,所以量測相對容易.基本上地球半徑一得出,地月距離就立即得出了.



某列車從車站開出做初速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第3s內位移為0.5m,則從車站開出1min中後位移為()m,此時暫態速度為()m/s
答案是360m 12m/s


我是高中物理教師,教你個簡便方法,理解有點難,第3s內位移為0.5m,所以第3s內的平均速度就是v=s/t =0.5/1=0.5m/s,中間時刻速度=平均速度,所以第2.5秒的速度就是0.5m/s又根據v=at所以0.5m/s=a x 2.5所以a=0.2m/s²;…



已知正方形的面積是(16-8x+x2)cm2(x>4cm),則正方形的周長是()
A.(4-x)cmB.(x-4)cmC.(16-4x)cmD.(4x-16)cm


∵16-8x+x2=(4-x)2,x>4cm,∴正方形的邊長為(x-4)cm,∴正方形的周長為:4(x-4)=4x-16(cm),故選D.



簡便計算(90+88分之1)×89分之1
坐等!


(90+88分之1)×89分之1
=(89+88分之89)×89分之1
=89×89分之1+88分之89×89分之1
=1+88分之1
=1又88分之1



求下列函數值域y=根號下(lgx)的平方-lgx的平方(100<x小於1000)y=以二分之七
求下列函數值域
y=根號下(lgx)的平方-lgx的平方(100<x小於1000)
y=以二分之七為底(6-5x-x方)(-3≤x<0)


1.令t=lgx,則21
故y的值域為((7/2)^6,(7/2)^(49/4)]



一個正方形棱長是四釐米挖去一個棱長是二釐米的正方形,求大正方形表面積和體積是


正如1樓所說:體積=原體積的7/8=56立方釐米.
表面積,如果你從角上挖,表面積還是和原來的一樣=96平方釐米;如果你從邊上挖,要加上兩個小立方體的面=104平方釐米:如果你從面上挖下去,就要加上4個小立方體的面=112平方釐米;如果你從中心挖(不好挖啊,就是兩個立方體的表面積之和=120平方釐米.



5、8丶6、2,通過計算等於24


第一種算灋:(8-5)*(2+6)=24
第二種算灋:5*6-8+2=24



已知數列{a}的各項均為正數,且n和Sn滿足6Sn=an平方+3an+3,若a2,a4,a9成等比數列,求通項公式


6Sn=an^2+3an+3,6S(n-1)= [a(n-1)]^2 + 3a(n-1)+3
相差:6an = an^2 +3an - [a(n-1)]^2 + 3a(n-1)(注意:Sn - S(n-1)= an)
整理得:(an-a(n-1)-3)*(an+ a(n-1))=0
所以:an - a(n-1)=3.
數列是等差數列,公差為3.
6Sn=an^2+3an+3,當n=1時,6a1= a1^2 +3an +3解得:
白做了.這道題錯了,無法求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