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在點X0處有定義是極限f(x)存在的什麼條件(充分,必要還是充要?),反之又是怎樣的?

f(x)在點X0處有定義是極限f(x)存在的什麼條件(充分,必要還是充要?),反之又是怎樣的?


因為存在極限必定連續,必定有定義,但有定義不一定存在極限所以是必要不充分條件.反之則充分不必要



函數f(x)在點x0處連續必須滿足的三個條件.1:f(X)在點x0處有定義,但在x趨向x0的極限不存在.2:limx趨


1,函數在x0處有定義2,在x0處既有左極限又有右極限,且左極限等於右極限3,極限值等於函數值



試說明函數f(x)在x=x0點處有定義,在x0點處有極限以及在x0點處連續的這三個概


有極限必須滿足左右極限相等,此時不必要求在此點有定義,如果有定義,函數值不等於極限值為可去間斷點,若有定義函數值等於極限值就為連續點!



如何理解函數極限的定義?
那請幫我分別介紹哪兩種極限的意思,我特別不理解的是那個a是什麼


你給出的是引數趨於正無窮大時的函數極限概念,這個概念要與引數趨於一點時函數極限的定義進行區分,不過其實本質沒有什麼不同.極限表現的是一種變化過程中的無限接近的性質,直觀上理解就是函數值和極限值“任意小…



5的平方是多少?那15?25?35?45?55?65?75?85?95的平方呢?有什麼規律?


5的平方=25 15的平方=225規律:如15:1*2=2所以是225 25:2*3=6所以是625



學校購買了若干臺電腦,如果每個電腦安裝40臺,還缺15臺如果每個電腦教室安裝35臺,還多20臺問:
學校購買了多少臺電腦?學校有多少個電腦教室?請你為學校設計一個方案,是購買的電腦都裝上


學校有x臺電腦,有y個電腦教室
40×y=x+15;35×y=x-20
求解得:x= 265 y =7
所以有7個電腦教室,買了265臺電腦



如圖是某種光電計數器的原理示意圖,其中R1是由一種半導體材料製成的電阻,它的值會隨著光照亮度的增大而减小,R2為定值電阻.工件隨傳送帶運動,使光源的光線間歇地照射R1,A、B兩點間的信號處理系統每獲得高電壓時便計數一次.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光線照射R1時,使R1兩端的電壓變小;信號處理系統計數B.光線照射R1時,使R1兩端的電壓變大;信號處理系統計數C.工件擋住光線,使R1兩端的電壓變小;信號處理系統計數D.工件擋住光線,使R1兩端的電壓變大;信號處理系統計數


由題知,當光線照射R1時,R1阻值减小、R總减小,∵I=UR,電源電壓不變,∴電路中的電流增大,∵R2是定值電阻,U2=IR2,∴R2兩端電壓增大,信號處理系統獲得高壓而計數,∵串聯電路總電壓等於各分電壓之和,∴R1兩端…



LIBRARY IEEE;
USEIEEE.STD_LOGIC_1164.ALL;
ENTITY test IS
PORT(
F:IN STD_LOGIC;
CLK:IN STD_LOGIC;
CARRY:IN STD_LOGIC;
RIN:IN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OUT_LOW: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OUT_HIGH: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END test;
ARCHITECTURE RTL OF test IS
SIGNAL F_IN:STD_LOGIC_VECTOR(1 DOWNTO 0);
BEGIN
PROCESS(CLK,F,CARRY)
BEGIN
F_IN


訊號賦值符號是“



Error(10500):VHDL syntax error atbijiao.vhd(26)near text“PROCESS”;expecting a sequential stat
LIBRARY IEEE;
USEIEEE.STD_LOGIC_1164.ALL;
USEIEEE.STD_LOGIC_ARITH.ALL;
USE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ENTITY bijiao IS
PORT(A,B:IN BIT_VECTOR(3 DOWNTO 0);
F1,F2,F3:OUT BIT);
END bijiao;
ARCHITECTURE behave OF bijiao IS
BEGIN
PROCESS(A,B)
BEGIN
IF(A>B)THEN
F1


問題是這樣子的:
你在第二個分支時使用的是ELSE IF而不是ELSIF.那麼也就是說這個語句中有兩個IF語句,你的最後的END IF只是針對最近的IF.所以建議你將第二個分支改成ELSIF就可以了:)



求圓柱體表面積如何算呀?上底直徑是0.25M,下底是0.3M,圓柱體高6.8M,怎麼電腦表面積呢?


r:0.25÷2=0.125 2×3.14×0.125×(6+0.125)
=6.28×0.125×6.125
=0.785×6.125
=4.080812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