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P為雙曲線x24-y2=1上一動點,O為座標原點,M為線段OP的中點,則點M的軌跡方程是______.

設P為雙曲線x24-y2=1上一動點,O為座標原點,M為線段OP的中點,則點M的軌跡方程是______.


設M(x,y),則P(2x,2y),代入雙曲線方程得x2-4y2=1,即為所求.∴點M的軌跡方程x2-4y2=1.答案:x2-4y2=1



已知定點M(0,-1),動點P在曲線y=2x^2+1上運動,求線段MP的中點N的軌跡方程,


設中點N(x,y)

P點座標為:(2x-0,2y+1),即(2x,2y+1)
又點P在曲線y=2x²;+1上
所以
2y+1=2(2x)²;+1
2y=8x²;
軌跡方程為:
y=4x²;



一道數學題目已知A(0.5,根號3/2,P、Q是圓X2+Y2=5上的兩個動點,AP與AQ垂直,則PQ的最大值是多少?
A 4
B 2根號3
C 3根號2
D2根號5
A點的座標是:(1 / 2,根號2 / 3),而不是根號(2/3)
過程儘量詳細些,謝謝.


答案:A,AP與AQ垂直,PQ的最大值與所有以O為圓心,OA為半徑的園上任意一點A`,在已知園上取P`、Q`使A`P`與A`Q`垂直,則P`Q`的最大值與PQ的最大值相等,取A`(根號2/2,根號2/2),可求出P`Q`=4



“如圖,ab是⊙o的弦,半徑od交ab於點c.已知ac:cb=1:2,dc=2,co=3.求ab的弦心距的長
沒圖了,大家自己畫畫
大概圖錯了


延長DO,交圓O於點E,則OE=OC=5,CE=8
設AC=k,則BC=2k
根據相交弦定理
2k²;=2*8=16
k=2√2
∴AB=3k=6√2
作OF⊥AB於點F
則AF=3√2
∵OA=5
根據畢氏定理可得OF=√7
即AB的弦心距為√7



已知AB是圓O的弦(不是直徑),從圓上任一點做弦CD垂直AB,做角OCD的角平分線交圓於點P,連接PA,PB求證:PA=PB


證明:
連結OP.
OC=OP==>角OCP=角OPC.
PC平分角OCD==>角OCP=角PCD
所以,角OPC=角PCD==>OP平行CD.
CD垂直AB,
所以,OP垂直AB
所以,PA=PB.



已知AB為⊙O的弦,從圓上任一點作弦CD⊥AB,作∠OCD的平分線⊙O於P點,連接PA、PB,求證:PA=PB


證明:因為OP是角OCD的平分線,
所以角DCP=角OCP,
又因為OC=OP,
所以角OCP=角OPC,
所以角DCP=角OPC,
所以CD平行於OP,
又因為CD垂直AB,所以OP垂直AB,
所以弧AP等於弧BP,
所以PA=PB.



已知AB為⊙O的弦從圓上任選一點因弦CD⊥AB,作∠OCD的平分線交⊙O於P點,連接PA,PB,求證:PA=PB


設AB、CD交於H,連接PO,交AB於G,延長CO交⊙O於E,連接PD、PE、DE.因為PC平分∠DCE,那麼,ED=PD,那麼∠EOP=∠DOP,很容易證明OP⊥ED.因∠CDE=90°,故OP‖CD,因為CD⊥AB,所以PO⊥AB,故∠PGB=∠PGA=90°.因為PO是⊙O半徑,所…



如圖,AB為圓O的一條直徑,它把圓O平分成上下兩個半圓,從上半圓上一點C作CD垂直於AB,角OCD的平分線交圓O於p,當點C在上半圓(不包括A,B兩點)上移動時,點P的位置是否產生變化?為什麼?


連結OP
因為OP等於OC
所以角OCP等於角OPC
因為CP為角OCD的角平分線
所以角OCP等於角DCP
所以角OPC等於角DCP
所以CD平行於OP
因為CD垂直於AB
所以OP垂直於AB
所以點P位置不變



AB是圓O的直徑,C是圓上一動點(不與A、B重合),過點C作CD⊥AB交圓O於D,交AB於F,∠OCD的平分線交圓O於P
(1)P點的位置是否隨C點的位置變化而變化?請說明理由.
(2)將本題中的直徑AB改為弦AB,其它條件不變,結論是否發生變化?請說明理由.


(1)不變
連接OC CD PC因為cp是角OCD的平分線所以角ocp=角dcp又因為oc
op為圓的半徑所以角ocp=角opc所以角dcp=角opc所以cd//pc
又因為CD⊥AB A B為定點所以po⊥ab
所以p點不變
(2)不變連接op
cp是角OCD的平分線所以角ocp=角dcp又因為oc
op為圓的半徑所以角ocp=角opc所以角dcp=角opc所以cd//pc
又因為CD⊥AB A B為定點所以po⊥ab
所以p點不變



如圖,在⊙O中,AB為⊙O的弦,C、D是直線AB上兩點,且AC=BD,求證:△OCD為等腰三角形.


證明:(證法一)過點O點作OM⊥AB,垂足為M;∵OM⊥AB,∴AM=BM,∵AC=BD,∴CM=DM,又∵OM⊥AB,∴OC=OD,∴△OCD為等腰三角形.(證法二)連接OA,OB;∵OA=OB,∴∠OAB=∠OBA,∴△CBO≌△DAO,∴OC=OD,∴△OCD為等腰三角形;(證法三)(以上同證法二)∴∠CAO=∠DBO,又∵AC=BD,∴△CAO≌△DBO,∴△OCD為等腰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