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E,F,G分別是A1B1,B1C1,B1B的中點,求證:B1D⊥EFG

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E,F,G分別是A1B1,B1C1,B1B的中點,求證:B1D⊥EFG




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與AD1成60度的的面對角線有幾條


8條
A點出來兩條,D1點出來兩條
他們對面平行線各兩條



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與AD1成60°角的面對角線的條數是()


AD1在平面ADDIAI上.與AD1成60度的面是一個四邊形.囙此對角線有兩條



在長方形ABCD-A1B1C1D1中,AD=AA1=1,AB=2,點E在棱AB上移動.
(1)D1E⊥A1D;
(2)當E為AB的中點時,求點E到平面ACD1的距離;
(2)AE為何值時,二面角D1-EC-D的大小為45°


證明:(1).在矩形AA1D1D中,AD=AA1=1
則矩形AA1D1D是正方形
所以A1D⊥AD1
又AB⊥平面AA1D1D,A1D在平面AA1D1D內
則AB⊥A1D
因為AB與AD1是平面ABC1D1內的兩條相交直線
所以由線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
A1D⊥平面ABC1D1
因為D1E在平面ABC1D1內
所以D1E⊥A1D
(2).設點E到平面ACD1的距離為d
則三棱錐D1-ACE的體積:
V=1/3 *d*(S_△ACD1)=1/3 *DD1*(S_△ACE)
即d=DD1*(S_△ACE)/(S_△ACD1)=(S_△ACE)/(S_△ACD1)(×)
以下求△ACD1的面積
作AD中點O,連結CO
在長方體中,AD=AA1=1,AB=2
易得面對角線AC=CD1=√5,AD1=√2
則AO=OD=√2/2,所以:
CO⊥AD1且由畢氏定理得:CO=√(5-1/2)=(3√2)/2
所以S_△ACD1=1/2 *AD1*CO=1/2 *√2*(3√2)/2=3/2
又S_△ACE=1/2 *BC*AE=1/2 *1*1=1/2
則由上述(×)式可得:
d=(S_△ACE)/(S_△ACD1)=(1/2)/(3/2)=1/3
即當E為AB的中點時,求點E到平面ACD1的距離為1/3
(3).過點D作DP⊥CE,垂足為P,連結D1P,DE
因為D1D⊥平面ABCD,所以D1P在平面ABCD內的射影是DP
又在平面ABCD內DP⊥CE
則由三垂線定理可得:D1P⊥CE
所以∠DPD1就是二面角D1-EC-D的平面角
二面角D1-EC-D的大小為45°,即∠DPD1=45°
易知△DD1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DP=DD1=AD=1
又DE是Rt△DAE和Rt△DPE的公共邊
所以Rt△DAE≌Rt△DPE(HL)
則AE=PE
令AE=PE=a
則BE=AB-AE=2-a
由畢氏定理:CE=√(BE²;+BC²;)=√[(2-a)²;+1]
在Rt△DPC中,CD=2,DP=1,則CP=√3
因為CE=CP+PE
所以√[(2-a)²;+1]=√3 +a
即(2-a)²;+1=(√3 +a)²;
4-4a+a²;+1=3+2√3*a+a²;
2(2+√3)a=2
解得a=2-√3
所以AE為2-√3時,二面角D1-EC-D的大小為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