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軸上有一點A,直線y=x上有一點B C(2,1)若三角形ABC周長最小,求A、B的座標

在x軸上有一點A,直線y=x上有一點B C(2,1)若三角形ABC周長最小,求A、B的座標


作C點關於x軸的對稱點M(2,-1),由對稱性可知AM=AC
作C點關於y=x的對稱軸N(1,2),同理有BN=BC
故ABC周長=AB+AC+BC=AB+AM+BN=MA+AB+BN
此時,ABC周長等於從M經x軸與y=x上兩動點到達N的距離
由兩點間直線最短可知:ABC周長最短即為直線MN的距離
此時的A,B分別為MN與x軸y=x的交點
MN方程為y=5-3x
與x軸交於A(5/3,0)與y=x交於B(5/4,5/4)



三角形ABC的周長為1.連接各邊的中點構成第2個三角形,再連接第2個三角形的中點..
依此類推
第2005個三角形的周長為()
A 1/2004
B 1/2005
C 1/2^2004(2的2004次方分之1)
D 1/2^2005


第二個的周長是第一個的:1/2
.
第N個的周長是第一個的:1/2^(n-1)
所以第2005個周長是:1/2^2004
C



已知△ABC周長為1,連接△ABC三邊中點構成第二個三角形,再連接第二個三角形三邊中點構成第三個三角形,以此類推,第2006個三角形的周長為______.


∵連接△ABC三邊中點構成第二個三角形,∴新三角形的三邊與原三角形的三邊的比值為1:2,∴它們相似,且相似比為1:2,以此類推:第2006個三角形與原三角形的相似比為1:22005,∴第2006個三角形的周長為122005.



已知△ABC周長為1,連接△ABC三邊中點構成第二個三角形,再連接第二個三角形三邊中點構成第三個三角形,以此類推,第2006個三角形的周長為______.


∵連接△ABC三邊中點構成第二個三角形,∴新三角形的三邊與原三角形的三邊的比值為1:2,∴它們相似,且相似比為1:2,以此類推:第2006個三角形與原三角形的相似比為1:22005,∴第2006個三角形的周長為122005.



如圖,△ABC中,AB=AC,∠BAC=120°,AD⊥AC交BC於點D,求證:BC=3AD.


證明:在△ABC中,∵AB=AC,∠BAC=120°,∴∠B=∠C=30°,又∵AD⊥AC,∴∠DAC=90°,∵∠C=30°∴CD=2AD,∠BAD=∠B=30°,∴AD=DB,∴BC=CD+BD=AD+DC=AD+2AD=3AD.



如圖,在三角形ABC中,角C=90°,點D,E分別在AB,AC上,且AD×AB=AE×AC.ED與AB垂直嗎?請說明理由


因為AD×AB=AE×AC
所以AD/AC=AE/AB
又因為角A=角A
那麼三角形ABC∽三角形AED(∽是相似的意思)
所以角ADE=角C=90度
所以ED垂直於AB



已知三角形ABC中,角C=90度,DE分別是AB.AC上的點,且AD*AB=AE,求證;ED垂直AB


若ED垂直AB,那麼AD/AC=AE/AB
AE=AD*AB/AC
樓主給的條件是AD*AB=AE
而根據已知條件是推不出AC=1的
所以估計樓主把AD*AB=AE*AC誤寫成AD*AB=AE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根據兩鄰邊成比例,且角A相同,三角形相似可以證明
角EDA=角C=90度,即ED垂直AB



在△ABC中,AE平分∠BAC交BC於E,DE‖AC交AB於D,過DF‖BC交AC於F.求證:AD=FC.


證明:如圖,∵AE平分∠BAC交BC於E,∴∠1=∠3.∵DE‖AC,∴∠2=∠3,∴∠1=∠3,∴∠1=∠2,∴AD=DE.又∵DE‖AC,DF‖BC,∴四邊形DECF是平行四邊形,∴DE=FC,∴AD=FC.



如圖所示,在△ABC中,AE平分∠BAC交BC於E,DE平行AC交AB於D,過D作DF平行BC交AC於F,求證AD=FC


∵AE平分∠BAC
∴∠BAE=∠CAE
又∵DE//AC
∴∠DEA=∠CAE
∴∠BAE=∠DEA
∴DE=AD
∵DE//AC DF//BC
∴四邊形DECF為平行四邊形
∴DE=FC
又∵DE=AD
∴AD=FC



在△ABC中,AE是BC上的中線,F為AE上任意一點,連結CF並延長交AB於D,試說明AD/AB=DF/FC


過D作DN//BC,交AE於M,
〈DAN=〈BAC,
〈ADN=〈ABC,(同位角相等)
△ADN∽△ABC,
AD/AB=DN/BC,
同理,DM/BE=AM/AE,
MN/EC=AM/AE,
DM/BE=MN/EC,
而BE=CE,
故DM=MN,
故AD/AB=DM/CE,
〈MDF=〈ECF,(內錯角相等),
〈DFM=〈CFE,(對頂角相等),
△DMF∽△CEF,
故DF/CF=DM/CE,
故AD/AB=DF/CF.